京剧,一直以来都有“国剧”之称,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,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,同时已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说起京剧的诞生,则不得不提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,原本在南方演出的三庆、四喜、春台、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,并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,同时接受了昆曲、秦腔的部分剧目、曲调和表演方法,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,通过不断地交流、融合,最终形成京剧。
而京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正是其特有的表演方式。公开资料显示,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分别为唱、念、做、打,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。其中“唱”指歌唱,“念”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,二者相辅相成,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“歌”;“做”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,“打”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,二者相互结合,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“舞”。与此同时,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、性格、年龄、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,在化妆、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,划分成为生、旦、净、丑四种行当。
近年来,京剧领域从业者也在通过创新以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。以京剧演员王珮瑜为例,在其个人演出品牌“清音会”中便主打近距离、沙龙式演出,并引入了实时直播和“弹幕”互动等新媒体模式,用更加平易近人且年轻人更易接受的方式进一步缩短与观众的距离。此外,在内容领域,京剧也在不断推出新编剧目,如北京京剧院便创作了《红灯记》《智取威虎山》《宋家姐妹》《梅兰芳》《云之上》等现代京剧,以及《玉簪记》《浮生六记》等小剧场京剧。